到香港讀大學要過哪些“關”?去香港上大學要克服哪些問題?現在已有17所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。近,香港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、香港教育學院、香港浸會大學4所港校2015年內地本科生入學計劃已經開始接受報名。香港高校在內地招生有什么特點、要求?考生報考香港高校需要考慮哪些因素?
一、克服孤獨感
“來港之后難適應的是孤獨感,在這邊都是個體行動。”在內地讀書你會分到一個班,幾十個同學一起生活和上課,一開始就會有一個穩定的朋友圈。然而,港校采用學分制,香港高校的學習模式是“顛覆性”的,沒有集體、沒有班級,也沒有輔導員,這是一個獨立的、自主性很強的過程。沒人上課點名,沒人督促你自習,選的課不滿意兩周之內可以退掉。
看似輕松的節奏背后是隱形的壓力。閱讀、論文作業、小組活動、演講……都需要花大量的工夫,而且香港高校的老師非常嚴謹,決不允許弄虛作假。
二、闖過語言關
香港的生活語言是粵語,學習語言是英語,所以到香港上大學第一關就是“語言關”。能達到香港高校錄取分數線的同學,估計英語水平都會不錯,但要完全適應英語授課的新情況,至少要有一兩個月的適應期。
三、住宿與飲食
至于宿舍的安排,以港大為例,第一年入校的新生學校一般會安排宿舍,兩人一間,每年費用4000港元左右。從第二年開始,學校就不一定保證能有宿舍住。一般會幾個同學出來合租,費用雖然與宿舍不相上下,但需要找房、租房、討價還價。
四、面試問題
擇優錄取是香港各大學招生的大原則,但是一些在內地自主招生的港校會對考生進行面試,如香港科技大學由學院教授親自考核。他們會在小組面試過程中為考生作一次更全面的考核。面試題目沒有特定范圍,重點考查考生的邏輯思維、溝通應對、領導才干、團隊精神等。根據往年經驗,香港科技大學與香港大學面試都是采取開放式的小組討論,面試對話全用英文。
祝內地考生去香港讀書能盡快適應那邊的學習生活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