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星移民計劃為何受中國人追捧?您屬于哪一種?
一、中國人富有探索精神和科技好奇心
二、從零開始,中國人與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線
三、能移民,無論火星還是哪中國人都愿意
四、申請門檻低,大多中國人能滿足要求
五、中國人喜歡湊熱鬧,參見白宮請愿網站
由非營利性組織發起的“火星一號”計劃公布兩周以來,已收到來自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8000多名申請者報名,其中美國和中國的申請者人數多。該計劃受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門檻較低,而且報名費也不高。
“火星一號”計劃是由一家荷蘭私人公司主導的火星探測計劃,目的是在火星建立人類永久殖民地。預計于2023年派遣首批4名志愿者前往火星,他們將作為火星永久定居點的先鋒,此后兩年內還將有更多的志愿者抵達。
目前,愿意放棄地球生活的報名者中,美國人數多,有17324人;中國申請者其次達10241人;排名第三的英國有3581名。俄羅斯、墨西哥、巴西、加拿大、哥倫比亞、阿根廷和印度依次位居其后。
報道分析稱,該計劃受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門檻較低。任何年滿18周歲的人,只需在“火星一號”計劃官方網站上提交個人基本信息,回答一份問卷,再附上一分鐘的個人視頻簡介,說明前往火星的動機。報名費則依據申請人國家的富裕程度按5至75美元不等收取,美國公民大約要支付38美元。
蘭斯多普表示:“申請人必須身心健康,沒有慢性疾病,重要的是有好奇心、有創造力,能和團隊融洽相處,適應性強、靈活。”
“火星一號”計劃在線申請截止日期為2013年8月31日,隨后該組織將從所有報名者中分兩階段篩選出28至40名候選人,分成4人一組進行長達7年的培訓,后由公眾投票決定哪一組是人類前往紅色星球的首批居民。這4名幸運兒將于2023年經過至少7個月的單調旅程前往火星。
第一階段的火星殖民任務花費約為60億美元,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項目,得到荷蘭諾貝爾獎得主、物理學家杰拉德·特·胡夫特支持的“火星一號”計劃將通過出售轉播權、制作真人秀節目等方式籌集資金。蘭斯多普強調,“火星單程之旅寄托著全人類賦予的使命,代表了真正的開拓精神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