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民香港生活,隨著大熱劇《虎媽貓爸》熱播,孩子的教育問題赤裸裸地揭開了爸媽心中隱秘的痛點:該給孩子創造什么樣的教育條件?電視里那些瘋狂的家長讓人直呼這就是一部恐怖片,甚至有的表示讓單身狗看了開始對婚姻生育存疑。可是在夸張、爭議之外延伸出的社會話題是,你要不要為子女買學區房?報多少興趣班合適?事實上,不差錢的明星也不能免俗,他們與普通人一樣在拼搶著,試圖為下一代拼出一個更確定的未來。
《虎媽貓爸》現實做法:
趙薇砸1億買學位房
可能很多人會問,為何趙薇不讓女兒去國內幼兒園,偏偏選擇香港幼兒園呢?想來趙薇是有苦衷的。首先說說國內的幼兒園,尤其在大城市,報名難是大問題,而且供需失衡,導致公辦幼兒園很“吃香”;資源稀缺,則有導致幼兒園兩級分化嚴重。一邊是報名奇難、收費奇高的“天價”幼兒園,一邊是師資力量不夠,辦園條件差甚至是“黑戶”的幼兒園,這實在讓老百姓頗為尷尬,明星也不例外,不知該如何選擇幼兒園,就算師資力量雄厚,也難免擺脫不了教育拖沓、不能讓家長茍同的尷尬。
反觀香港幼兒園,平心而論,據老李了解,香港教育的孩子整體很乖很講禮儀,但并不是說他們就不活潑,尤其是名校的孩子,多才多藝,一般都會一種以上樂器,兩種以上外語,見多識廣。當然這不完全依賴學校教育,與家庭的教育有直接關系。很多媽咪在寶寶三歲前就開始做早教,這一點趙薇和老公黃有龍就做的不錯吧?而且香港的兒童必須同時學習三種語言:粵語、英語、普通話。然而雖然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普通話課程,但不同的幼兒園側重點不同,本地學校以英文和廣東話教學為主,國際學校以英文為主,只有少數的幼稚園會完全用普通話和英文教學。所以,針對趙薇來說,國語應該不成問題,希望大的,估計就是希望女兒起步高,能早階段接觸英語,也為將來的出路打好基礎。關鍵是,趙薇的女兒長大后屬于典型的“星二代”,面對媒體的聚集和大眾的輿論,趙薇不得不為女兒以后著想。
普通父母爭的是公立學校,所以才需要為學區房打破頭,可明星們早就跨越了這個階段,他們的孩子入讀的基本都是國際學校。第一季《爸爸回來了》中,王中磊的兒子、8歲的威廉在節目中,跟外國友人流利對話20分鐘,順利幫助老外解決了買鳥問題,還用英文做數學作業,英語水平亮瞎人眼。據悉威廉就讀的是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,是英國德威學校的所屬學校,純英文教學,擁有1450名學生。該學校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都有,高二之前的課程與英國國家課程同步。同時這家學校只招收非中國籍學生,學費每學年18萬至25萬元。
這所國際學校還隱藏著不少星二代,比如王菲的小女兒李嫣之前讀的是該校的預備班,而大女兒竇靖童就讀的是該校的上海校區。田亮的女兒森碟才從該學校的幼兒園部畢業,秋天會讀該校小學一年級。陸毅女兒貝兒與姚明、王志文、張庭和馬景濤等人的孩子入讀上海同一家雙語幼兒園,學費一年約16萬元。
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就讀的是北京市著名的私立匯佳學校,她的學長還包括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,這是北京市規模大的私立學校,每年的費用小學16.2萬元,初中18萬元,高中24萬元,這還只是學費,雜費還需要另算,一套校服就要2000元起跳。而進入這所學校必須經過英語入學考試,難怪據黃磊說女兒現在都會寫英文劇本了。
現實比劇情更殘酷
上海徐匯區世外小學幼升小試題——
第一輪面試:添畫并編故事
例子1:在一幅向日葵圖畫上添畫一些東西,然后編故事。
例子2:給出一個貓(或老鼠、小豬、小汽車)等動物,添畫別的東西,并編故事IPAD做題。
例子3:孩子們戴著耳機聽指令,在平板電腦上完成人機對話,時長為5秒左右。據說這類題目是專門針對那些慢熱型的孩子。
音樂題和情緒題
例子1:聽到貝多芬的《命運交響曲》片段,然后從“嬰兒安睡”、“雷雨交加”、“荷塘月色”三幅圖畫中選擇一幅吻合的畫面。
例子2:聽一段人物對話,根據語音、語調,選擇與之匹配的情緒表情,如大笑、微笑、悲傷、輕視等。
例子3:選圖。原圖4幅,抽掉一張,20秒內找出缺的那幅;或者根據影子選圖,如根據影子選出山羊和綿羊。例子4:用IPAD拼拼圖。
語言跟讀與問題回答
有英語、日語、西班牙語、上海話的跟讀與回答問題,還有聽英文歌曲,然后學唱。
回答老師的問題 例子1:你覺得什么時候老師會喜歡你,什么時候老師會不喜歡你?
第二輪面試:家長面談+孩子面試
孩子部分:
1.語言跟讀,句子更長些。
2.英文回答問題。“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?”
3.圖片順序。
4.講故事或者看圖說話。
5.給出一個立體圖形,然后說出從側面看會是什么形狀。
6.20~50以內的加減法。